查看原文
其他

北京出现两例,好多人突然醒悟了

三三 春秋睿见 2023-04-14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作者|三   三

编辑|肖侍郎

配图|网   络




 

 

这些天,关于疫情的信息热度,踞高不下。


昨晚,国家卫健委网站通报,12月18日0—24时,新增死亡病例2例,均为本土病例,在北京。

 

这是“新十条”公布以来,官方首次披露的新冠死亡病例。

 

网络上,好多人看过沉默了。

 

官方信息历来字少事大,这次也不例外。

 

本土病例,又发生在北京,这说明什么。

 

不是外来输入的,出现地医疗资源最佳,仍然出现死亡病例。


那在其它地方呢,有无类似情况?


我们自己防控疫情,是不是麻痹大意了,做得还不够到位?

 

而且,没有数据显示,这2例新增死亡病例是不是非重症/危重症,是不是有基础病,是哪一个年龄段。

 

此前,网上爆出37岁的前中甲球员王若吉,因感染新冠引发基础性疾病恶化,不幸去世。

 


如果是基础病应有说明,但这个没说明,其实也是个“说明”。

 

有网友判断,非重症、危重症、不是老年人,这些可能性大。

 

好多人看过,心里不由发懵,原以为“放开”了,就“万事大吉”了,就可以“做一个幸福的人,劈柴、喂马,周游世界”。


没想到还有死亡病例,本来,一些人都不敢出门,现在更是宅在家里,不出大门。

 

也有网友认为,这样公开就对了,不公布确诊病例,至少要公布重症和死亡的,要不然大家都以为新冠是益生菌呢。


也有网友忧心忡忡,抱怨说,这回口子开太大了,一个月前没疫情,还是一片热闹。


现在全放开了,心里却觉得恐慌。


街上冷冷清清,商店没人进了。

 

 

这段时间,感染人数在增加,一些高龄科研人员和专家相继离世。

 

虽然通常不公布具体原因,但其中部分应跟疫情有关。

 

国人比较注重家庭观念,老中少三代家庭结构特点,意味着一人感染全家难逃。

 

因此,老人和孩子就成了风险较大的人群。

 

在这样一个病毒感染的“海啸时期”,老人和孩子,成为每个家庭担心的重点。

 

实际上,不光是老年人,年轻人、壮年人也有不幸死亡病例。

 

90后博士因新冠独自隔离,高烧惊厥不幸去世。

 

他因为担心自己的老婆和孩子被自己传染,便独自一人居家隔离。


不幸的是,他高烧昏厥,没人照顾,没能及时送医抢救而去世。

 


看到这些病例,好多人突然醒悟了,国家“新十条”并不是完全放开,而是优化防控措施。


实际上,月初公布新的防疫措施,对老人、孩子及重症患者,都有特别要求,只是被我们忽略不计了。

 

新冠发热本来就温度升高就快,烧到40度以上比较常见,体温超过39℃时,大脑会严重缺乏能量,就会出现头晕的症状,严重的就会晕倒。

 

在12月17日,广西贺州就有一名四年级小学生,突发高热惊厥,不幸离世,让人心酸。


医生强调 ,感染发烧后,最好不要一个人隔离,一个人出去隔离的话,最好能够跟朋友家人保持联系,有药吃药,自己一个人不可硬抗。

 

身边没人照顾,很容易出问题。

 

网络上很多“知名人士”晒阳,好像很轻松,就是一个“大号感冒”。


胡锡进:阳了,但并不担心;


张朝阳:阳了,但并不担心;


刘强东:阳了,但并不担心;


王石:阳了,但并不担心。

 

虽没出现“宝鹃嗓”、“吞刀片”、“水泥鼻”症状,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轻症。


诚然,这些众多公众人物的经历,可让不少人放下内心的焦虑。


但是,我们必须看到,公众人物的资源不是普通人所不能比的。

 

随着阳性人群增多,根据国外传播数据规律,明年1月左右,我国人群感染率大约会增加到60%~70%,明年3月左右,可能会达到90%。


可以说,过段时间几乎人人都“阳过”。

 

如果阳性感染者都居家管理,社会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瘫痪。

 

维持社会生产生活十分必要,诸多行业人力短缺情况下,不少机构实行AB制,两班人马轮番倒。


甚至,鼓励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回到岗位。

 

为应对激增的就医需求,医疗机构不得不让无症状和轻症的医护人员工作。

 

普通中青年患者,感染奥密克戎后,多为无症状或轻症,病程一般为5~7天。


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,病程更短、病情更轻。


但不是说所有人的症状都轻,切记,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

 

这种事情不是机率的问题,一遇到那就是100%的。

 

有网友说,封控期间,小区院子里,常有人偷跑到院里跑步溜达。

 

彻底放开后,院里很难见到有人转悠。以前大家知道院里安全,因为感染的都转走了。

 

如今一放开,“小阳人”太多,出个门,进电梯,都有可能中招,现实让大家做出宅家的现实选择。

 


在病毒大规模感染的的情况下,时刻要有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,搞好卫生防护,尽量不阳或晚阳,避开第一波感染。

 

也许,全社会普遍恢复正常,比预期更快,但这个过程绝对不会轻松,甚至也很艰辛。


若不严加防范,一些人不光没有机会看春晚,也许也看不到明媚的春天。

 

老人和孩子,仍然是国家保护的重点。


多地教育部门也发布通知,中小学生提前回家,线上教学,取消本学期期末考试。

 

上海,除高三、初三年级外,其余学生线上教学,小学取消本学期期末考试。

 

四川南充,取消本年度高中年级阶段期末考试,初中年级期末考试不统一安排。

 

厦门:初中三年级以下学生结束线下教学,部分学校可取消本学期期末考试。

 

再加上,2023年元旦和癸卯兔年春节,快要到了,马上就是返乡潮高峰。

 

相较于城市,农村在医疗卫生人才、设施、资源调度等方面本就薄弱。


受疫情影响,城乡物流未完全恢复,一些防治药品和防疫物资市场上不易买到。

 

很多农村,常住人口以留守的老人、妇女和儿童为主。


特别是农村老人,他们是防疫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。

 

老年人本就免疫力偏低,有不少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病。


不少人儿女不在身边,防疫意识和寻求救治能力弱。


一些地方政府组织 60岁以上老人打疫苗,加强基础病人员的服务保障,都是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。


未来大规模人群返乡可能带来的变数和压力,农村地区将会面临比城市更大的考验。

 

我们都得做好防疫功课,各自为战,做好自身和家人防护。


不打无备之仗,有备方可无患。

 


生活,从来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。但是,任何小病前期不重视,都有可能发展成大病。


说心里话,我们被守护三年,每个人都该心存感恩,感谢我们的国家,我们的政府。

 

现在,是我们守护自己,守护家人,为国分忧的时候。

 

不给国家添乱,护好自己和家人,便是最好的报恩。


每一次大灾大难前,我们都不怕,这次也一样。


世间的美好,皆与你我相关。


大疫过后,我们都是明媚的春光。




往期推荐



成都一对男女副区长聊天记录曝光,太诡异了

云南宣威男子纵火烧妻细节曝光:女人遭遇家暴,莫当隐忍的羔羊

疫情大感染下的农村,这场保卫战超级严峻!

疫情至今,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……

全国第一波阳爆后,这些人比病毒还忙!

求爱遭拒就毁灭,20岁女孩惨剧:远离这种人!



  

有人的地方就有睿见


人物    故事    观点

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